園區動態
中新蘇滁高新區:打造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范園區
開發區是工業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是轉型升級的主戰場。
一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中新蘇滁高新區通過對發展實效、創新驅動、開放水平、集聚能力、生態環保、營商環境等多個指標進行全面“體檢”和量化考核,“考”出了干事創業的精氣神,“考”出了戮力同心的正能量,“考”出了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在2019年全省省級以上開發區中位列第10位,較2018年上升7位。
招商引資是拉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手。2019年,中新蘇滁高新區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緊盯行業領軍企業、龍頭企業和關鍵配套企業,集聚人力、物力、財力、精力,全力以赴招商引資,堅定不移攻堅戰略性新興產業。
“我們在項目招引上有著其他園區不可比擬的優勢,借力蘇州工業園區和中新集團的資源和品牌優勢,全面承接長三角地區產業轉移,開展全方位、全球化招商?!敝行绿K滁高新區招商負責人介紹說,近年來,園區立足合作共建優勢,積極培育和發展蘇浙滬主導產業上下游配套產業,成功引進了博石高科、永臻科技、蘇州工業園區瞪羚企業桐力光電等重點項目,使得長三角地區產業得到了有效轉移。2019年以來累計招引項目78個,其中來自滬蘇浙區域產業轉移項目占比達72%,園區與長三角區域經濟協作進一步增強,并成功獲批長三角共建省際產業合作示范園。此外,園區已入園企業幫助引薦項目已達30余個,意特利、勝華波、奧眾汽配等多個項目將位于長三角地區的全部產能轉移到園區,形成了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的良好局面。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2019年,園區正式更名為中新蘇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將“高新”底色放在重要位置,將“創新”發展作為不竭動力,不斷提升發展質量。
近年來,中新蘇滁高新區搭建了蘇大天宮科技園、灝谷科技園等五大創新平臺,成立了創業孵化中心,讓企業創新有渠道、有場所、有保障。制定出臺《關于支持企業創新發展若干政策》,圍繞企業自主創新、創新平臺建設、產品研發、技術攻關等11個方面加大資金扶持力度,讓人才、設備、資金、項目都充分活躍起來,全方位激發企業創新動力。
“園區管委會在我們申報創新項目、建設科研場所方面提供了切切實實的幫助?!币馓乩悄芸萍加邢薰矩撠熑松钣懈杏|。在園區的幫助下,該公司在今年的全市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了成長組第一名的好成績,并代表滁州市參加了全省總決賽。
2019年以來,中新蘇滁高新區撥付各類企業創新扶持資金1800余萬元,3家企業獲批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個,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90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5家,居全市領先水平。2019年全年完成R&D經費投入1.46億元,占GDP比重3.07%,居全市第一。
博石高科是中新蘇滁高新區2019年引進的重點項目,該項目從開工到投產僅用時7個月,投產時間比計劃整整提前了6個月。該企業負責人介紹說:“今年疫情期間,園區安排專人負責我們的工地防控,尤其是為了我們能夠順利投產,專門從珠江路變電站拉了一條供電專線,這個太‘給力’了?!?/span>
這是園區全力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個縮影。一直以來,中新蘇滁高新區堅持“有事必應、無事不擾”,變被動辦理為主動幫扶,設立“一頁紙項目管理”,完善項目從簽約到達產的全過程“服務鏈”,按月調度項目進度,定期召開企業家座談會,面對面問診把脈、排憂解難。全面優化審批流程,實行土地、規劃、建設同步審批,實現企業“拿地即開工”,新簽約項目轉化率保持在50%左右。
企業需要什么,我們就做什么。今年疫情防控期間,園區直面企業需求,制定出臺“惠企五條”,減免企業土地稅、房產稅1731萬元,減免房租1403萬元,拿出了真金白銀為企業減輕負擔,保障企業恢復生產經營;制定出臺“惠工助企十條”,建立企業用工“周轉池”,解決企業用工難題。
下一步,中新蘇滁高新區將立足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先行者和受益者這一定位,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全方位加強與蘇州方的合作共建,爭創國家級高新區,高質量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范園區和智慧園區,為建設現代化新滁州貢獻更大力量。